葡萄酒有別于其他的酒,它是有生命的液體,并且隨著醒酒時間的長短,口感會出現相應的變化。葡萄酒在喝之前,酒體處于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下,所謂腐水不流。
那么醒酒前要知道我們為什么要醒酒?所有酒都需要醒嗎?如何判斷?
1、為什么要醒酒?
目的是為了讓紅酒口感變得更加甘醇。越是放置時間長的紅酒,其在瓶底所形成的易碎、帶苦味的沉淀物就越多。
而通過醒酒的過程可以將這些物質充分和酒體分離開來,同時讓紅酒與空氣接觸。單寧充分氧化,揮發掉雜味和異味,使紅酒本身的花香、果香逐漸散發出來,讓口感變得更加復雜,醇廈和柔順。品嘗起來更有它獨特的水果香和當地風味。
2、所有酒都需要醒嗎?
不是所有酒都是需要醒酒的,上一期講了不需要醒酒的類型,這一期提幾個特別需要醒酒的類型!
①“價格高的酒”:當其他線索不明朗的時候,貴就是一個粗暴的“唯一真理”,幾乎所有貴酒都需要醒。
②“年份新的酒”:醒酒就是以拔苗助長的方式,增大酒與氧氣的接觸面,模仿陳年過程,并使該過程加快。好比食物如果沒有慢燉的條件,那么用微波爐打熟也不錯,總比吃冷的好。
③“老酒”:指陳年時間長所以累積硫臭味較多的酒。二氧化硫的添加是為了讓葡萄酒的儲存時間能更長,增加酒的穩定性。而二氧化硫導致的還原反應會讓酒呈現出如火柴味,臭蛋味之類的令人不愉悅的氣味,這類酒通常需要更多時間去散去這類陳腐氣,倒不是需要氧氣的打磨。
④“強硬的酒”:指單寧比較重,酸澀感更高的紅葡萄酒。比如波爾多,比如巴羅洛Barolo。尤其是Barolo,如果是D級的barolo,如果是放在醒酒器里去醒,醒個三五個小時都是非常常見的。
另外,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判斷醒過頭了。通常來說,葡萄酒帶有醋味,就是醒得太過了。